飞羽指南,观鸟不难

与诸君共享的观鸟知识宝库
识鸟
按类识鸟
看体识鸟
看色识鸟
闻声识鸟
望飞识鸟
按季识鸟

中国的鸟可以划分成六大生态类群。

  • *游禽:嘴宽而扁平,脚短,趾间有蹊,善于游泳,通常生活在水上,食鱼、虾、贝或水生植物,如鸿雁、鸳鸯。
  • *涉禽:嘴长、颈长、后肢长,适于在浅水中涉水捕食,如白鹭、丹顶鹤。
  • *陆禽:翅短圆(尤其雉鸡类),后肢强劲,善奔走,喙弓形,如环颈雉、山斑鸠。
  • *攀禽:足趾发生多样特化,善于攀缘,如大斑啄木鸟、四声杜鹃。
  • *鸣禽:种类繁多,造巢行为复杂,善鸣叫,如蒙古百灵、大山雀。
  • *猛禽:嘴强大呈钩状,翼大而善飞,趾有锐利的钩爪,性凶猛,捕食鸟、兽、蛇等或食腐肉,如苍鹰、隼。

刚开始观鸟,不要操之过急。初学者不妨先从生态类群入手区分大类,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鸟类知识越来越丰富,再去区分鸟的目和科、属,最后区分到种。认识鸟的生态类群可以说是识别鸟的基本功。

通过鸟类的体貌特征来识别鸟类,可以说是最直观、最原始的判断方法,使用得当的话,还可以熟记和区分。这其中包括从体长、体型、翅型、尾型等特征进行识别。

  • *体长及体型:可以从身边熟悉的鸟去记忆,如,与麻雀相似的有山雀、鹀等;与鸡相似的有各种雉类;与鹰相似的有鵟、鹞、鸢,或更大型的雕,虽然个体大小有差异,比如隼中灰背隼个体紧凑稍小;还可以从同类鸟的身长比例加以区别。这样分类记忆相似体长和体型的鸟,便于大致区别和判断。
  • *翅型:翅型按翅端的形状大致分为尖形、圆形、方形,一般情况是当鸟在空中翱翔时才便于观察。通过分辨翅型,有时可以进行初步的分类辨识。
  • *尾型:鸟类的尾型也是多种形态的,大致分为:凹尾、叉尾、平尾、圆尾、凸尾、楔尾、铗尾、尖尾等。有的鸟类具有特征性的尾羽,可以据此分辨到种,如长尾雉、红嘴蓝鹊、白腹锦鸡、寿带等。

通过鸟类的体貌特征来识别鸟类,可以说是最直观、最原始的判断方法,使用得当的话,还可以熟记和区分。这其中包括从体长、体型、翅型、尾型等特征进行识别。

鸟类羽毛的颜色是由色素(色素成色),或者羽毛的显微结构通过反射、散射自然光决定(结构成色)的。

  • *大多数色素成色的羽毛的颜色主要由黑色素、类胡萝卜色素、卟啉色素决定。也有少量鸟类的羽毛的颜色是由金属氧化物和一种叫“psittacofulvins”的色素决定的。简单来说,黑色素令羽毛呈现黑色、棕色、灰色等;类胡萝卜素会使羽毛呈现红色、黄色、橙色和紫色等;卟啉色素则会让羽毛呈现粉色、绿色等颜色。
  • *至于结构成色方式,羽毛的颜色是由于其结构决定的。鸟儿羽毛中气穴的不同大小和形状构成特殊的羽毛结构,这个结构通过散射,反射自然光来成色。大家熟悉的蜂鸟之所以能呈现出彩虹般的色彩,并且从不同角度看颜色还会变化,就是因为它们特殊的羽毛结构让自然光发生了散射。当然还有一些鸟的羽毛只能反射出固定的光线,比如很多蓝色的鸟,它们的羽毛结构吸收了其他的光,只反射出了蓝光。

鸟的鸣叫是在其行为过程中伴有的特定的鸣声。鸟的语言是非常丰富的,虽然目前我们尚不能解读多少。但是,鸟的占据领地、报警、求偶炫耀、交配、集群等行为都是在鸣叫中完成的。

鸟的鸣叫有种的特性,因此我们可以借以进行识别。但鸟的鸣叫也比较复杂,如鸣禽常常不只会用一种谱调,也存在季节、雌雄的差异。还有些鸟会模仿其它鸟或动物的叫声。我们应注意鸣叫声音频的高低、节律和音色。

鸟的鸣叫有高亢、低沉、尖细、粗粝、嘶哑之分。一般来说,鸟在繁殖时婉转多变。一些鸟叫声单调但多次重复。

鸟还会因与物体的碰撞发出机械的声音,如啄木鸟。还有翅及尾羽扇动发出的声音,都是我们识别判断的依据。

野外常常遇到只听鸟叫不见鸟影的情况,就需要我们掌握鸟的叫声加以识别。分辨鸟的叫声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有意训练。

鸟类飞行时基本是鼓翼、滑翔和翱翔三种方式交替使用,因翼的结构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不同种类常以某一两种方式为主。一般来说,小型鸟类以鼓翼和滑翔为主,大型鸟类多具有较好的翱翔能力。

  • *鼓翼飞行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靠双翼快速有力地扇击获得较大的升力和冲力。
  • *滑翔是从高处向前下方的飘行,可以是在鼓翼获得足够的高度和推力后进行,并显示出不同幅度的波浪形飞行路线。同时,滑翔也是鸟类着陆前的必要飞行方式。
  • *翱翔是鸟类从气流中获得能量,而不需要肌肉收缩所获得能量的一种飞行方式,分为静态翱翔和动态翱翔两种类型。前者是利用局部地区所产生的热气流或水平气流遇到山、森林等障碍物所产生的气流;后者是海洋鸟类利用海面上随时间和高度不断变化着的水平风速所产生的水平气流。

除了飞行姿态外,还可以根据鸟类的飞行路线、飞行姿态、翅膀扇动的频率与幅度、停落姿态等进行识别。

  • *飞行路线:大部分的鸟采取平稳飞行的方式,飞行路线近乎呈一条直线,如伯劳、翠鸟等;有的鸟采取上下波浪形飞行,飞行路线呈规律的曲线,如啄木鸟、鹡鸰、红翅旋壁雀、戴胜等。
  • *飞行姿态:当看到的鸟在飞行中,在判断其飞行路线、节奏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辨别鸟的飞行姿态加以确认。首先,鸟在飞行中的形态。鸟的头、颈、翅、腿、身体的大小、宽窄、长短不同,在飞行中可以直观地记忆。其次,鸟的头颈、翅膀、腿的伸展、弯曲程度不同,在飞行中可以直观地分辨。
  • *翅膀的扇动频率及幅度:不同的鸟翅膀扇动频率、幅度不同。通常体型大的鸟翅膀扇动频率慢、幅度大。
  • *停落姿态:鸟类的停落姿态各式各样,多数鸟挺胸抬头,站姿直立;有的侧是身体前倾,如杜鹃。
装备
望远镜
相机
镜头
背包
服装
其他

对于一个观鸟爱好者,望远镜在野外的表现可以归结为三条:影像质量,易用性,以及防水抗震性能。完美的观鸟望远镜应该表现出鸟类的真实细节和颜色,就和看我们眼前的鸟一样,不管是在何种距离和何种光线条件下。你可以整天带着它们而不觉得精神和肉体上的疲劳。在雨中,或者意外浸水的时候,在剧烈的温度变化的时候,在各种可能遇到的碰撞和振动应该安全无碍。

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物镜越大,越能看清细节。从理论上讲,口径越大,分辨率就越高。同样,物镜口径越大,集光的能力就越强。眼睛对光线的能量作出反应,进入眼睛的能量直接影响到我们分辨细节的能力。一般来说,口径越大,进入眼睛的能量越多,越有助于分辨。

对于手持望远镜,由于晃动,大于50mm 的物镜口径很难提供更多的细节。除非是稳像望远镜。多数鸟类不太容易接近,倍数太小不利于远距离观察,但是倍数太大则会放大手的抖动,最好固定在三脚架上使用。

  • *双筒望远镜的选择:倍数 7-10;物镜直径 30-50mm;视角 7-9°;明亮度系数 9-25。
  • *单筒望远镜的选择:倍数 20-60;物镜直径 65-80mm;需要三脚架固定。

拍摄鸟类的相机,需要优先考虑连拍速度和高感光度下的成像质量。

飞行中的鸟类运动速度快,其中也常常伴随着姿态的变化。相机的连拍速度越高,意味着抓拍到目标姿态与场景的概率也就越高。此外,更高的连拍速度也意味着能更好地应对一些突发情况,让摄影师能更好地抓住决定性的瞬间。

另外,鸟类题材拍摄一般都是在远距离的场景下进行,此时安全快门的速度会在一个较高的速度,尤其是使用超长焦镜头的情况。为了能达到这样的速度,常用的方法是提高相机的感光度。然而,高感光度在带来高速快门的同时,画面的噪点和颗粒感也会大增。因此,高感光度下的成像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随着微单的对焦和机内防抖功能的不断进步,如今不少鸟类摄影者也逐步转向对焦更快、防抖功能更强大的微单相机。

拍摄鸟类的镜头以超长焦镜头为主,焦距一般在200mm或以上。而对于这类镜头,大多数也都具有较大的光圈(最大光圈值一般为f/2.8至f/4之间)。这些镜头大多都适合鸟类拍摄。

由于镜头焦距长,如今这些镜头一般都配备光学防抖,且绝大部分都配备了运动防抖模式,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拍摄的成功率。而对于微单镜头而言,镜头防抖与机身防抖的结合,更是为拍摄的成功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 *定焦镜头推荐:各大厂的200mm f/2(或f/2.8),以及400mm、500mm、600mm焦段的大光圈镜头。
  • *变焦镜头推荐:各大厂的100-400mm焦段镜头,尼康200-500mm,适马150-600mm系列(S/C)。

背包在户外徒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个好的背包不仅能带来舒适的背负体验,还能帮你节省不少体力。而背负系统作为一个户外背包的灵魂,其优秀与否,直接关系着所有的体验。

一般来说,背包容量约15-20升就非常够用了,基本内容物,包括雨衣、雨具、零食、饮水、个人3C用品、钱包、钥匙、医疗包、卫生纸等物品都能塞得进去;如果想再进阶一点,也许会有锅具、炉具、餐具,甚至轻便的椅子、桌子,方便在休息地点能煮一顿热食吃,这时背包容量或许就需要提升到20-30升。背包容量若是过大会显得累赘,过小则失去收纳的弹性空间,请自行评估。

另外,请记得多带一个小的背包防水套,下雨时可以套在背包上避免渗水,或是在背包内多加几个防水收纳袋或塑料袋。

背包的选购重点可归纳如下:

  • *轻便、轻量
  • *容量控制在15-30升左右(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确定)
  • *两侧有放水壶的收纳空间,或是内部有水袋空间,方便饮水
  • *基本的隔间收纳,方便将物品分门别类
  • *舒适的减压肩带和简单的背负系统
  • *胸扣带或腰带(视个人需求取舍)
软件
懂鸟
野鸟
爱鸟国际
ebird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其他
  • 懂鸟是一款基于微信小程序的鸟类智能识别软件,全面支持CBR-中国鸟类名录6.0,可识别中国鸟类1471种。
  • 懂鸟支持多种多种识别方式,包括拍摄识别,手机相册识别,微信群图片识别。
  • 鸟类识别结果提供多个备选项及其可信度,进入详情查看后可查看鸟种分类、分布地区、相关图片等。
  • 懂鸟提供网页版,便于用户在多平台上的使用。

网址:dongniao.net

小程序码

  • 中国野鸟图库是在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指导下,由各地鸟类研究人员、观鸟组织和鸟类摄影爱好者共同创建的全国性专业鸟类图库。
  • 鸟类识别结果提供多个备选项及其可信度,进入详情查看后可查看鸟种分类、分布地区、相关图片等。
  • 野鸟提供网页版,便于用户在多平台上的使用。

网址:www.cnbird.org.cn

  • 爱鸟包含社区、专业文章、图文视频分享等板块,满足不同爱鸟人士的需要。
  • 智能查鸟支持多种识别方式,包括图片识别、体型查鸟及分类查鸟等。
  • 识别结果提供多个备选项及其可信度,进入详情查看后可查看鸟种分类、分布地区、相关图片等。
  • 爱鸟提供网页、手机App及微信小程序,便于用户在多平台上的使用。

网址:birdfans.com

  • eBird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民间自然科学计划,由康奈尔大学鸟类学实验室主持,每年有超过1亿条鸟类观测记录。
  • 数据库可查询鸟的种类、分布范围、数量、栖息地及数量变化趋势等信息,资料齐全。
  • eBird鸟类地图采用多种可视化方式,让用户更好地理解鸟类的分布及变化情况。

网址:ebird.org

  •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致力于搭建观鸟组织与社会各界力量合作的平台,通过公众科学的方式,深入和多方位推动鸟类与自然保育工作。
  • 其自建的数据库目前已实现数据前端收集(网页版、微信小程序)、数据储存(数据库)、数据分析、数据分享的闭环。
  •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与相关科学团队合作,借助共同撰写科学报告、论文、政策建议等方式,挖掘共享数据的科学价值,推进面向国家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和国际保护平台的信息分享,为野生鸟类保护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是中国目前最全面完整的民间鸟类数据库。

网址:birdreport.cn

#
#
#